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历史试题(A卷).doc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必考题和选考题三部分。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量10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必考题及选考题时,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试卷自行保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关王权形态发展,王国维曾这样论述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王国维的上述分析意在说明(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严格的君臣政治B、夏商是贵族政治形态,西周则是官僚政治形态C、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D、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2、全球通史中提到“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古代中国开始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开始实行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确立 D、分封制被严重破坏3、谷梁传记载“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分封制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B、分封制强化了专制王权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 D、诸侯国实行了小农经济4、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D、中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国家5、明朝各种商税如盐、茶、坑冶、酒、醋等依旧照征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工商税种。例如,洪武、永乐年间,在南京和北京征收塌房税(政府建造的供商人贮藏货物的房屋,称塌房。商人贮货于此,需按规定纳税)。洪熙元年为了流通钞币(发行纸币)而开征的市肆门摊税,征税对象是以贩卖为主的蔬果园、塌房、库房、店舍、受雇运货的骡马车等。对材料内容理解最准确的是( )A、明朝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B、明朝国内的工商业十分发达C、明朝开始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D、明朝海外贸易十分发达6、古希腊人不仅留下了表现力与美的掷铁饼者等一些列艺术品,也留下了在奥林匹亚竞技会上几乎是赤身裸体参加每一项竞技活动的佳话。这种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腊社会( )A、效仿神灵,无拘无束 B、古风浓厚,世情淳朴C、崇尚自然,歌颂人性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7、雅典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其名著阿卡奈人中描述的公民大会的场景是“那些主席官迟迟到来之后,挤成一团,争前排座位城邦呀城邦,可我总是第一个到来,独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哈欠,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画画符、拔拔鼻毛、算算数目”材料反映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公民整体素养较差 C、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D、公民行政随意无序8、庸庵笔记记载,胡林翼围攻安庆时,曾视察军情,策马登山,瞻盼形势,既复驰至江滨,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胡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胡前已得疾,自是益笃,不数月,薨于军中。盖贼之必灭,胡已有成算。只是见洋人之势方炽,则膏盲之症,着手为难,虽欲不忧而不可得矣。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严重威胁清王朝统治B、以传统办法来对抗太平天国是断然行不通的C、晚清士人在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时的无力D、胡林翼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忧国情怀9、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1912年1936年轻工业产品来源学_科_网进口比例来源Zxxk.Com54.7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14.3出口比例10.925.2重化工业产品进口比例13.747出口比例3.66.9A、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化B、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推动工业化C、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促进中外贸易D、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一定成效10、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11、“本月十四日(指1907年1月27日)下午5时,有陆军部某大臣自天津乘火车晋京,在东站下车后,有铁路巡警某,见该大臣莅止,而一种媚气自生,身不觉其俯,腿不觉其弯,乃上前一步曰请大人安。某大臣以其为巡警兵也,似不甚介意,但颔之而已。旁观者无不窃笑该巡警之旧习难改。”摘自大公报1907年2月3日。此段材料描述的历史现象最能说明( )A、新政在礼仪方面的某些变革有效改变了社会风气B、封建官员提倡新政只是做样子,内心无意推行C、巡警为公职人员,仍需务必遵守公务礼仪规范要求D、新政虽促进社会革新,但观念的变革是渐进的12、下图是对近代文献使用“革命”、“维新(含改革、改良)”的次数统计。其中导致“革命”使用次数最多的相关因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3、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表为该名录各种抗日力量所占比重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抗日力量东北抗日联军新四军国民革命军陆军八路军党政工作人员其它抗日群体和个人外籍抗日英烈所占比重79293210130.02A、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1945年间C、敌后战场是抗战各时期的主战场 D、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发挥指导作用14、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B、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的利益 D、政府各部门权力机制不断调整15、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对“共和主义”理念做出的阐释“要知道,最好是国家包含可以说是卓越的王政因素,同时把一些事物分出托付给显贵的权威,把另一些事情留给民众们协商和决定。”对此处“共和主义”的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近代美国共和政体是其翻版 B、强调国家权力机关的相互制衡C、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是其实践 D、近代最早代议制与其颇多相似16、光荣革命前,英国海外贸易经营权历来由国王颁发特许状授予各大公司,光荣革命后,各公司纷纷请求议会通过法案予以确认。1690年,哈德逊湾公司宣布“不管以前无执照商人如何看待我公司的特权,现在这些特权已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律了。”这反映出光荣革命( )A、推动了法律地位的提高 B、剥夺了国王的行政大权C、使议会获得完全立法权 D、提升英国商人国际地位17、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伏尔泰曾为之深深感动,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争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下面解读最符合题意的是( )A、说明英国的封建特权进一步被扫除 B、表明英国政府对科学和人才的尊重C、因为牛顿开创了严密逻辑近代科学 D、牛顿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18、2015年9月,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召开前夕,中国驻乌兹别斯坦大使孙立杰撰写道“中国与其他成员国贸易额现在已超过1200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了10多倍成员国连续多年举行和平使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有效震慑了三股势力的器张势头。”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合作组织( )A以经济和安全合作为主 B以中俄两国为主导力量C促进了东亚地区的发展 D. 成为军事政治同盟组织19、阅读下列1978-2006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表,该表数据的变化能够说明( )年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0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197897031985471934199030254520064.63095.37A、政府停止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作用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带动作用20、当今世界贸易分成几类一类为美国出口金融产品,印钞票、“生产”股票、债券美国生产 100 美元的成本是 5 美元,利润为 95 美元对美国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各国拿着美元但不到美国买东西,美元永远在美国境外流通。材料反映了( )A、美元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国际货币B、美国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C、美国利用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操纵世界经济D、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21、在日本,奥巴马在回答“如果中日发生钓鱼岛冲突,美国是否会出兵支援日本”时说,不是每一场战争美国都要参加。在菲律宾,奥巴马在回答“一旦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爆发武装冲突,美国是否会保卫菲律宾”时又说,美国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建设性的”,美中之间拥有庞大的贸易与商业,美国还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就各种问题展开合作。奥巴马这样表态主要是( )A、想获得亚洲盟国支持建立单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C、谋求和中国联合建立一个两极世界 D、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世界22、下列图表反映的是美国20世纪某一经济指数变化的情况,对a区间趋势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加剧,社会购买力下降 B、整顿财政金融,银行破产减少C、大量销毁农产品,导致价格降低 D、大量提供就业机会,导致失业减少23、有学者指出,“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之间的竞争。”由此可知( )A、意识形态分歧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因素 B、冷战的实质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竞争C、冷战下的各国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之中 D、冷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24、王国维曾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勾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对此理解正确是( )A、这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注重地下之资料的研究价值B、新材料不一定是新发现新出土的材料,而是新眼光新视角看待的材料C、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具体史实的考证和抽象理论的论证作用很大D、用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研究后得出的史学结论应该深信不疑二、必考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26分,26题12分,27题14分,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次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雅典法律规定,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材料二雅典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国家最主要的民主机构,它们分别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虽然其权力还有部分交叉,但“三权分立”的轮廓是明确的。这三个机构的设立反映了雅典人所具有的分权制约的思想。只要将近现代西方民主和雅典民主作一比较,不难发现雅典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实际上是近代以来在各国出现的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胚芽,众议院和参议院是西方民主国家在分权制约思想下设立的国家组织,从其源流上考察,与雅典民主政治一脉相承。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民主和雅典民主的共通之处。(8分)(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现代西方民主政治(8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1602年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伴随着股份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以股票形式集资入股的方式也得到发展,并且产生了买卖交易转让股票的需求。这样,就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出现和形成,并促使股票市场完善和发展。在1611年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进行着股票交易,并且后来有了专门的经纪人撮合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股票已经成为大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资者投资的基本选择方式;股票市场(包括股票的发行和交易)与债券市场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基本内容。材料二1990年11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当时在上交所上市的企业有8家。190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且当日开业,为保险起见,前面加一“试”,又叫试管业。1991年7月3日,举行正式开业典礼,挂牌企业有5家。摘自百度文库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股票市场兴起发展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作用。(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恢复股票市场的必要性。(4分)三、选考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请考生在28、29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做多答则按照第一小题计分)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与明代省级设三司、分理事务不同,清代按省设置督抚为最高长官并成为定制。皇帝以奏折之朱批及廷寄上谕直接指挥督抚,督抚亦将重大军政要务先行奏闻,以得到皇帝密谕的指示。乾隆年间将前代巡按制度永行停止,赋予督抚监察所辖省区的最高监察权力,同时督抚之间、督抚与藩臬两司间通过密折相互监督制约,道府州县等官遇督抚不公亦可揭发,盐政、织造等内府官员也负有监察地方的特殊使命。督抚、布政使及重要的道府官员之选任,由吏部、军机处开列候选名单,呈皇帝选定。官员定期考核,三年一次,以定其奖惩及升降补调,激励其尽职守法。因清初军费开支巨大,中央留给地方所用的赋税收入、衙署办公经费、官员薪俸比明代大为减少,全国平定后,留给地方经费仍然很少,且在使用上严格控制。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明清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代前期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举措。(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清代前期对地方控制举措的影响。(10分)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制定政策时对老年人进行社会救济。据记载,桓公“再会诸侯令曰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并且要求“食如言而勿遗”。管仲在粮价上涨时抛出粮食,利用粮食差价收入来抚恤包括贫病无子老年人的社会弱势群体。对于子弟战死沙场或无子的老年人去世,由国家负责安葬。试论管子的养老思想材料二二战后,日本制定了许多强制家庭和亲属进行赡养的法律,如规定直系血亲及兄弟姐妹互相赡养的义务。1955年平均每个日本家庭的成员为497人,1975年却锐减到344人,1995年减少到228人。21世纪初,日本68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5,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因此,日本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提出“由全社会支撑老年人。”同时,护理保险制度在“家人护理”上也有规定,根据一定的条件对护理自家老人的人支付“慰劳金”。王伟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子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养老模式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二、必考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26分,26题12分,27题14分,共52分)25、(1)特点实行直接民主;设有专门的机构保证民主的实施;民主方式较为简朴;民主制度有法律做保障;民主对象的范围比较狭窄。(6分,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原因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法律上鼓励公民参政;雅典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先进思想家的推动。(4分,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2)共通之处都体现分权制衡思想;都主张主权在民;都存在轮番而治;等等。(8分,任意四点即可,每点2分)(3)态度民主政治是人类的追求,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对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8分,任意四点即可,每点2分)三、选考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请考生在28、29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做多答则按照第一小题计分)(2)转变从注重家庭养老向家庭、社会并重的方向转变。(2分,任意一点即可)原因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趋于简单化;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长,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加重。(10分,任意五点即可,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