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虚拟仿真-课件.ppt
,深入学院 服务提升 创新教学管理,教务处 葛晓宏,,2016暑期骨干学习研讨班发言稿,,目,录,CONTENTS,一,提高认识,当前学校已经全面进入内涵建设期,明确以“更名大学,跻身双百强”为“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即将面临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就是对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及成效的全面检验。 教务处工作重心从规模建设期的稳定、规范向提升、服务过渡。,稳定运行平稳、高效有序; 规范培养体系、流程管理; 提升思想认识、管理能力; 服务师生校友、五醒五求。,一,提高认识,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教务处 快速转变思想观念,全面转变工作目标、思路、方法、态度; 主动深入学院、走近师生、走进实验室、走入实习基地, 帮助建立起学院教学管理体系。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和组织管理过程创新,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培育质量文化 。,教学创新,传统的基于班级授课制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知识单向传递模式逐步延伸基于广泛学习资源,学生为中心、问题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1、从“旧三中心”到“新三中心” 2、从基于“班级授课制”到基于“广泛学习资源” 3、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制造” 4、从知识的“消费者”到营造“共同生产者”,二,高度重视创新驱动高校自身的转型改革发展。,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用型,应用技术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应用人才培养计划; 德国双元制、现代学徒制; 多元化人才培养项目 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简称闽台“31”) 闽台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试点(简称闽台“40”)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ISEC) 创新创业教育项目 全面推广应用卓越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产教融合及多元合作。 营造特色工程,“一学院(专业)一特色”; 可以选择德国双元制、闽台“40”等模式。,二,教学创新专业结构创新,,,,原则建立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创新机制,适应人才培养需要。 调整改造传统专业; 新增特色新兴专业,创业学等; 专业群建设; 服务地方特色专业。 推动方式 项目推动特色品牌专业建设,修订专业培养方案,质量工程项目; 教学成果教学工作总结、提炼,成果推广应用; 评估认证 校内专业评估要求良好以上。 省级专业评估省内排名,全国排名制订专业排名提升计划。 国际专业认证限时间通过。,持续组织论证法律承喏,多方满意后上网公布。,二,专业知识创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毕业五年后达到要求。 要求所传授的专业知识、技能五年后仍然管用。 要求教授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要求知识创新,达标 学生毕业前的毕业综合考试,1996年尝试过;毕业答辩; 教师知识水平年度考核(论文),高水平、示范校要求更高。 教师知识创新 学习,学历提升、五年的学术假期; 培训,听讲座、参加学术会议; 实践,进企业提升、挂职锻炼; 科研,项目实践实训。 要求围绕专业开展科研,教学科研融合发展,学生跟着开展项目研究。,知识恐慌,模具产品寿命五年,二,教学创新教学管理,,,,1、适度严出 取消毕业前的突击重修及考试,“清考”; 严格课程考试大纲,课前公布; 严格毕业设计环节,从严选题审查、论文送审、答辩,增加地区/同类院校专业展示、路演。 社会监督,体现承喏。 2、提高人性化管理效能 结合校院二级管理,重构教学管理流程,培训教务人员、教学秘书; 更新教务管理系统; ,教学创新课程技术创新,网络技术 通讯技术 软件设计 虚拟仿真技术 3D打印技术 数字化控制技术 大数据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 微电影 微课程 动画设计 艺术设计 音响 化妆 管理技术 ,包含专业技术应用。,二,,厦门理工微电影和微课程 我校王尧永和李鑫雨等同学的微电影作品前世今生子冈玉获全国一等奖; 我校刘也枭的作品定格动画土地荣获动漫大赛一等奖。 微课程,没人报名急需加强,开设培训课程及实践,教学要求。,微电影,二,教学创新课程技术,1、网络教学一体化(幕课、网络在线开放课) 2、情景体验 3、翻转互动 4、远程互动沉浸教学 5、工作室 6、虚拟仿真实验 7、生产性实践 8、模块化学程 研究型、探索型、讲座型,教学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二,教学创新课程教学技术,1、教学一体化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三大中心(课程、视屏、集控),二,教学效果课程制作方式变革 教师个人备课 团队集体备课 课程工厂,教学创新课程教学技术,二,四个录影棚,专业化妆师,专业采录设备,几百人的制作团队,,厦门理工学院课程中心门户 校内进阶式学习MOOC创业基础,课程中心2014年6月正式运行,截止到2016年5月立项建设447门,验收72门,总点击率309万,单门达30万。覆盖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形成了很好的辐射效应。 智慧教室建设一期建设9月投入运行,139间教室(标准化考场、其中92间常态化录播),265间实验室门禁与监控 。诚信考试,无人监考;实验室开放。,教学创新厦门理工网络教学一体化,二,教学创新厦门理工远程互动沉浸式教学,麦克奥迪董事长杨泽声分享创业经历 互动现场,厦门理工远程互动沉浸式教室建设2015年9月完成;11月12日,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的优秀教师联合开设的东西部联盟课程高等数学第四次见面课在我校通过互动直播教室面向全国顺利直播共享一流大学优质课程资源。,二,规划建设网络在线课程1000门、省级以上精品开放课程10门; 引入专业的课程建设公司共建拍摄基地,正在拍摄30门,选择冲刺国家级; 高水平课程推广到东西部课程联盟、地方高校课程联盟等未来高校实力。,课程拍摄前的准备 访谈模式拍摄现场,教学创新厦门理工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基地,二,教学创新翻转课堂教学,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学课程知识; 课程助教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前分组讨论; 课堂教学教师组织答疑、演讲、辩论、情景剧等。 有效解决目前课堂种种弊端。,二,教学创新厦门理工翻转课堂教学,厦门理工翻转教室,采用普通教室改造,2015年9月开始试点运行。 在用课程2门电子线路、项目管理。 计划首批建设10间教室,开设100门课程。,二,日本文化情景体验教室,英美文化情景体验教室,空乘模拟训练舱,模拟演播情景体验教室,书法情境体验教室,闽台茶文化情境体验教室,教学创新厦门理工情境体验式教学(12间),二,教学创新专业虚拟仿真实验,“三性两结合” 具有应用性、 集成性和系统性;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专业理论与创新实践相结合。 快速培养创新精神,职业意识 ,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二,教学创新厦门理工虚拟仿真教学(主要为软件仿真),产品设计与制造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机器人仿真实验平台,机械3D建模与运动分析仿真实验平台,物理分拣虚拟仿真实验平台,Flexsim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二,教学创新现代大师工作室(理工启动暑期培训),大师工作室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徳稲集团合作共建 “ 工作室 项目制 创作团队” “精干高效专职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兼职教师45”; 基于德稻全球创新网络教学资源 2 0 1 5 年 Q S 发布,“艺术与设计”学科全球排名5 01 0 0名段,位居我国大陆第四名。 一所年轻非营利民办艺术院校, 短短十年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艺术院校群体中展露头角, 唯有创新, 才能促进持续高速发展。,二,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实践教学基地占地7000余平方米,与中石油共建,投资3千万元,是我国高校中唯一的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石油实训基地。 以11比例模拟现场,用水代替原油、压缩空气代替天然气以真实模拟生产运行,可实现设备的单独运作及全流程的生产联动。 基地每年承担八个专业的实验、实习、实训项目,达5000人时以上。 正规划建设石油科技馆。,教学创新生产性实践基地,,二,近期有靓点,”叁柒二十一” ”龙山文创”等。 叁柒二十一创意特区,围绕四大模块、打通文化创意产、学、研边界、成为华美空间文创园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公共平台 文化创意移动课堂 创意展览与沙龙 艺术大咖驻场创作与展览 青年学子创业孵化,教学创新厦理工生产性实践基地,,二,共建校内实验室,挂牌8家数量太少,规模小。 厦门ABB实训室; 台达自动化实验中心; GE智能平台自动化系统实训室; 材料成型实验室(鹭达公司合作); 测量实验室(南方测绘公司); 光电技术实验室(大恒新纪元科技)。,教学创新校企共建实践平台,,二,共建校外省级以上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家,校级企业实践基地308家。 特点是产学研及创新创业多功能基地少,大中型企业偏少。 今年召开实践工作会议。 厦门理工学院林德叉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 厦门理工学院-路达(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 厦门理工学院-ABB(厦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 厦门理工华联电子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省十八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教育中心(省级) 。,教学创新校企共建实践平台,,二,CAP创客教育解决方案三大课程平台八项创客实践创新创业文化体验,文化 Culture,学院 Academy,平台 Plat,创客空间 创客孵化 筹资融资 开放资源,创客社群 创客沙龙 校园路演 创客体验 创客游学,启蒙教育 实训教育 实战教育,教学创新学程(课程组),二,创新创业教育学程 纳米技术学程 机器人技术学程,教学创新创新创业课学程(基本1-2,选修兑换3-4或学程5-6学分),三,,教学创新创客空间功能规划,创客工坊/智造实验室,自助水吧、头脑风暴区,孵化区兼会议讨论区, 路演多功能厅,创业苗圃区, 精益创业实训室 创业辅导区,从创意到产品到商品,创客孵化全程。 划分区域 1 、创客工坊/智造实验室 2、成果展厅 3、 自助水吧,头脑风暴区 4 、创业孵化及小组讨论区 5、 多功能路演厅 6 、创业苗圃 7、 精益创业实训室 8 、创业辅导区,成果展示厅,三,1、落实会议精神,宣传指导教育教学持续创新,建立创新管理机制; 2、组织学习宣传,贯彻24字方针,启动质量建设年,以专项的形式,分层分步推动; 3、做好“三个梳理””三大行动” 对照内涵建设要求,梳理人才培养各环节教学管理能力,制订教学工作内涵建设计划; 对照合格评估专家及专业认证专家意见,梳理整改成效,完成合格评估整改效果报告; 对照审核评估要求,重点梳理审核内容(“61”-24-64)和111个引导性问题,开展自查自纠。,近期工作思路,四,,把教学当职业去恪守,当事业去热爱, 当科技去研发,当艺术去追求灵魂工程师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