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PPT)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课件.ppt
突发公共事件与公共危机管理,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 龚维斌 副主任、教授,,,图吉化发生爆炸后,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重大 水污染事件。2005年11月,航拍受污染的松花江。国新图库,,风险社会,1、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最早提出风险社会。 2、风险社会的特征 (1)具有不断扩散的人为不确定性; (2)导致了现有社会结构、制度以及关系向更加复杂、偶然和分裂状态转变。 3、风险的类型经济的、政治的、生态的和技术的。 4、风险是现代化的产物,是人为的风险。与以前的自然风险明显不同。,本讲主要内容,一、基本概念 二、管理过程 三、应对机制 四、重要原则,公共危机,一个事件突然发生并对大众正常的生活、工作以至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的状态。,公共危机管理,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必要的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活动。,突发公共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国务院突发公共事件,1、自然灾害 2、事故灾难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小 结,自然灾害,1、水旱灾害 2、气象灾害 3、地震灾害 4、地质灾害 5、海洋灾害 6、生物灾害 7、森林草原火灾,事故灾难,1、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 2、交通运输事故 3、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 4、核与辐射事故 5、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公共卫生事件,1、传染病疫情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3、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 4、动物疫情 5、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事件 民族宗教事件 经济安全事件 涉外突发公共事件 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处置和危机管理的过程,1、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 2、突发事件处置和危机管理的过程,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潜伏期前兆阶段 暴发期紧急阶段 持续期持续阶段 解决期解决阶段,突发事件处置和危机管理的过程,1、监测防范阶段 2、识别控制阶段 3、综合处理阶段 4、恢复重建阶段,小 结,监测防范阶段,基础与基层 监测预报 准备预案 预案演练 危机教育,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总则 2、组织体系 3、运行机制 4、应急保障 5、监督管理 6、附则 7、附件,1、总则,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分级分类 1.4 适用范围 1.5 工作原则 1.6 应急预案体系,2、组织体系,2.1 领导机构 2.2 办事机构 2.3 工作机构 2.4 地方机构 2.5 专家组,3、运行机制,3.1 预测与预警 3.2 应急处置 3.3 恢复与重建 3.4 信息发布,预测与预警,预测与预警系统 预警级别和发布,预警标识,,应急处置,信息报告 先期处置 应急响应 指挥与协调 紧急状态 应急结束,恢复与重建,善后处置 调查与评估 恢复重建,4、应急保障,4.1 人力资源 4.2 财力保障 4.3 物资保障 4.4 基本生活保障 4.5 医疗卫生保障 4.6 交通运输保障 4.7 治安维护 4.8 人员防护、 4.9 通信保障 4.10 公共设施 4.11 科技支撑,5、监督管理,5.1 预案演练 5.2 宣传和培训 5.3 责任与奖惩,6、附则,预案管理,预案演练,1、桌面演练 2、功能演练 3、全面演练,预案演练(1),,南海搜救演习(2004年6月26日),,预案演练2,,地震1,地震2,火灾1,火灾2,学校教育,识别控制阶段,科学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第一时间识别危机。 构筑防止危机进一步扩散的“防火墙”。,综合处理阶段,1、启动应急预案,实行全方位处理。 2、调查评估 3、处理好几种关系。 4、采取非常规手段。,调查评估,1、Who 2、What 3、When,恢复重建阶段,1、社会秩序的恢复和重建。 2、物质方面的恢复和重建。 3、社会心理的恢复和重建。 4、组织机构的恢复和重建。,突发事件处置和危机管理的有效机制,1、预测预警机制 2、决策机制 3、执行机制 4、责任机制 5、检查监督机制 6、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 7、应急保障机制 8、信息收集分析、共享和披露机制 9、评估与学习机制 小 结,1、预测预警机制,建立监测网络 开展预测预报工作 设置突发事件的警戒线 I级(特别严重)、II级(严重)、III级(较重)、IV级(一般) 制定应急预案,2、决策指挥机制,1、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 2、启动并修订应急预案 3、危机决策的原则,,,3、执行机制,健全执行网络。 成立功能小组。,4、责任机制,目的明确责任、奖优罚劣 问题党政、环节、平战,5、检查监督机制,几种检查监督的形式。 推动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6、应急保障机制,1、人力资源 2、财力保障 3、物资保障 4、基本生活保障 5、医疗卫生保障 6、交通运输保障 7、治安维护 8、人员防护 9、通信保障 10、公共设施,7、信息收集分析、共享和披露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 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分析制度。 建立信息交流交换制度。 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新闻发布应急响应机制 新闻发布机制 中外记者采访管理机制 境内外舆情跟踪和通报机制 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制,8、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降低政府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消除恐惧,缓解危机。 红十字会、行业协会、慈善机构、私人医院、企业、传播媒体。 志愿者队伍。,9、建立调查评估机制,评估和学习 不同阶段,评估学习的重点不同。,四、突发事件处置和危机管理中的重要原则,1、以人为本,依法管理。 2、沉着冷静,果断决策。 3、信息畅通,反应快捷。 4、统一指挥,协调有序。 5、依靠科学,保障有力。 6、群策群力,共度危机。 7、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8、善于学习,总结提高。 9、分级管理,适度反应。 小 结,1、以人为本,依法管理,把保障公民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牛田洋精神 少年儿童见义勇为 分洪 突发事件处置和危机管理也要依法行政。,牛田洋精神,1969年7月28日,12级台风登陆汕头市。 汕头市的牛田洋军垦农场的海堤,被削得所剩无几。 部队官兵和来此锻炼的大学生,与台风、暴雨、大海潮进行了殊死搏斗。 553名部队官兵和大学生“光荣牺牲”,其中大学生83名。 得到了“北有珍宝岛,南有牛田洋”的赞誉。,2、沉着冷静,果断决策,“911”事件中布什和切尼的表现。 森喜朗与“爱媛号”沉船事故。,3、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允许越级报告。 限定时间。 及时核查。,4、统一领导,协调有序,把个体的优势转化为整体的优势。 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 我国缺少突发事件处置和危机管理的综合协调部门。 南宁、深圳、广州等地的“城市应急联动中心”。,5、依靠科学,保障有力,按照科学规律办事 发挥专家的作用 物资保障到位,6、群策群力,共度危机,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 政府的效率 政府的威望 民间社会的发展水平。 公民的素质。,7、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古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温家宝总理“安”不忘“危”,“治”不忘“乱”。,8、善于学习,总结提高,如果在灾难来临之时人们跪下来说“我忏悔”。而当灾难过后,人们又满腔悲愤地说“我控诉”,这样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9、分级管理,适度反应,涉及范围,严重程度,小 结一案三制,四种类型 四个阶段 九个机制 九个原则,,,阶段,机 制,原则,,谢谢大家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