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5篇.docx
有关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有关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预备好一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忙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试验教材第三册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知道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熟悉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学会用2、3、4的乘法口诀进展乘法计算,会解诀简洁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3、通过学习2、3、4的乘法口诀,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口诀的来源,把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教具、学具预备 课件、每生小棒若干。 教学预设过程 一、引入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今日这节课我们连续来学习2、3、4的乘法口诀。 二、绽开 1、师生共同学习2的乘法口诀。 (1)谈话请大家跟教师拿出2根小棒,你能动手摆出一个汉字吗 师谁来说说你摆了什么字(学生汇报可以摆“二”字,“十”字等) 师不管你摆的是什么字,我们都是用了几根小棒也就是几个几呢(1个2)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一个字用了2根就是1个2) 那么一共用了几根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指名答复122212)谁能把这个算式用一句乘法口诀来表示(一二得二) (2)下面大家再来摆一个和你刚刚同样的字。提问现在又有几个几(2个2)谁也能列出乘法算式(224)谁来试着编一句乘法口诀(二二得四) (3)小结一起读读2的乘法口诀。想想我们是怎么编2的乘法口诀(2根2根摆说几个几列乘法算式编口诀)板书摆--说--列--编 2、小组合作探究3的乘法口诀。 (1)谈话2的乘法口诀我们编出了两句,想一想3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呢(3句)下面我们小组两个人分工合作试着来编一编3的乘法口诀。请同学们先看清晰屏幕上的要求,两个人再摆一摆、编一编。 (2)小组两人分工合作尝试编3的乘法口诀。 要求小组争论你们预备几根几根地摆 分工合作;摆--说--列--编。 编好口诀后,两个人读一读。 师刚刚教师看到大家合作得都特别开心,现在哪一组同学情愿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汇报的时候,教师还要看哪一组的同学听得最仔细 (3)小组汇报,全班沟通。(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演示课件) (4)小结全班齐读3的乘法口诀,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口诀吗 4、独立试编4的乘法口诀。 (1)谈话刚刚我们一起合作编了2的口诀、3的口诀。现在你们还想来编几的乘法口诀(4的乘法口诀)那下面每个同学都试着自己编一编4的乘法口诀,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同桌或教师帮助。 (2)动手操作,自主编口诀。 (3)汇报沟通。下面哪位同学情愿来说一说你是怎样遍4的乘法口诀的(摆--说--列--编)追问你是用几根小棒摆的 (4)小结观看4的乘法口诀,你发觉了什么 5、系统整理,学习1的口诀。 (1)谈话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的乘法口诀我们把学过的这些口诀,整理成口诀表。(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2)师认真观看我们整理出来的口诀表,你发觉了什么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3)学习1的乘法口诀一一得一。谁知道“一一得一”是什么意思(1个1) 三、应用 师我们班的同学可真了不起,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编出了1-5的乘法口诀,而且我们编的乘法口诀和数学家们讨论出来的是一模一样的。来,一起用掌声来表扬一下自己吧 1、对口决。下面我们一起来对一对口诀吧首先教师出同学对(师诞生对);同桌互对;指名上台当小教师和同学对。 2、真不错,娴熟了乘法口诀,下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课件出示) 3、动物过河。 同学们口算这么厉害,你们情愿来帮帮这些小动物的忙吗河里有很多石头,请小朋友们联系动物身上的数字和石头上的式子或口诀连一连,就能帮这些小动物过河了。(课件出示练习)或(学生翻开课本57页独立练习,然后课件集体较对) 4、看谁写得又好又快又多。(课件出示动物图) 师认真观看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从图中你能列出哪些乘法算式比一比谁最会动脑筋,写出来的算式又对有多。(学生自主列式,集体板书沟通。)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这些乘法口诀可有用了,以后计算的时候还会常常用到他们。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2、教材分析 “倍的熟悉”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消失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依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结合详细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力量目标培育学生操作、观看、推理、迁移的力量及语言表达力量。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擅长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自主探究力量,进展根本数学素养。 4、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 依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纳引导谈话、实物操作、合作沟通等教学手段,创设肯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自觉主动地猎取学问。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学问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详细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索和合作沟通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索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展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拟抽象,学生不简单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熟悉”。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识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看日常生活问题的力量,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看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觉,引导得出2个4根及3个4根。在学生有了肯定的感知后,再提醒“倍”的含义(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详细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其次,课件出例如3,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摆圆,第一行摆2个圆,其次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这时,学生很简单理解其次行摆的圆必需有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个2,所以要在其次行摆8个。学生脑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几个,其次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最终,通过师生的拍手嬉戏练习,将学问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根底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拓展延长,稳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拍手嬉戏与画一画的练习。目的是稳固新知,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个数的几倍”的详细意义,到达融会贯穿。 (四)全课小结,鼓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表达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时机。 五、教学反思 1、数学生活化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获数学问题。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我设计了这一节课,不管是导入,还是用多种鼓舞形式,如拍手,并把鼓舞与新课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细心设计,敏捷地变通教材,将生活融入教材,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2、数学活动化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倍”是一个很抽象概念,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拍一拍、画一画、猜一猜等多种活动,在活动中初步感知概念到逐步建立倍的概念,由浅入深,由详细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数松果是北师大版第三册教材其次单元的第一课,是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旧教材在学习口诀的编排上以2的乘法口诀为开端,而北师大版教材则是以本课即“5的乘法口诀”为切入点来学习的,这样的安排使教材更加的生活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他们自觉进展自主性的探究学习,更便于学生运用方法的迁移来学习其他口诀,由于5的乘法口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学习时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手指及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来理解口诀。 (一)、学生分析 大局部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把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他们已能依据情境列出的乘法算式,并结合情境用数数或连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些学问储藏都为学生在本课进展自主编制口诀奠定了肯定的根底,而且有一局部学生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初步的熟悉,有的甚至可以背出局部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 1.经受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使他们产生自觉记忆口诀的欲望。 2.能够归纳学习步骤,把握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 3.把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展计算和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4.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和分析力量。 5.有机地重组教材,以“五环旗”为整节课的学习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展人文关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受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记忆5的乘法口诀 (四)、教学设想 教材主要包括“数松果”、“算一算”、“练一练”三大块,依据教材内容主要设计了“情境导入”、“探究性学习”、“嬉戏”、“应用”四大局部。重点从导入的处理、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安排、乘法口诀学习方法的把握三个方面来说一说。 1、重设情境,激情导入。 新课程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注意培育学生的学问技能,而且特别关注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进展,强调了对学生进展人文关心。于是,我转变教材中“数松果”的情境,用北京奥运开幕式及运发动夺冠的片段为情境导入,以此为契机,利用多媒体展现了进行北京奥运会时人们各种兴奋欢呼的场面,在一个个精彩的片段和欢呼声中,学生喜爱祖国、喜爱奥运的激情在不自觉中已被胜利激起。然后出示奥运五环旗,由学生说说对它的熟悉,教师再进展简洁介绍。 2、重组教材,自主探究。 “五环旗”及“算一算”两局部的整合。 在新课探究这一环节中,原本教材分“数松果”和“算一算”这两大局部,潜意识已经把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割裂为先用最根底的数数的方法来解决,而后才是采纳依据图意列乘法算式的方法。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有了充分的学问预备,依据学生这一实际状况,我将教材中的“数松果”这局部换成“五环旗”的内容,并与“算一算”这局部进展有机的整合,在导入局部教学完后直接出示9面五环旗,让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在学生自主提问以后,便将“一共有多少个环”这一问题抛给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应于自己学问根底的方法进展解决,而且将这一环节安排小组活动,这样每个学生不仅可以有自己的方法,还能够猎取别人的好方法。这样将教材的有效整合,给学生供应了更大的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空间,而且更能够适用于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 .口诀的学习。 在学习口诀这局部内容中,设计时力求将情境图、算式、口诀三局部联系起来,整段教学流程突出“简化”二字。让学生从理解图意动身,依据图意将详细的图抽象“简化”成用乘法算式表示,再依据有关5的乘法算式的规律,将5的乘法算式“简化”成5的乘法口诀,即“看算式编口诀”。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便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口诀”是由生活实际中逐步抽象、简化成数学学问的,且能充分体会到口诀的作用,自觉产生记忆口诀的欲望。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熟悉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初步学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减整十数的根底上教学的。这样循序渐进的安排,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根本到简单的认知需要,更有利于教学。教材先通过例题教学,利用学生己有的学问阅历和生活阅历通过情境图让学生想到“4个百、5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四百五十三”从而教学认、读、写几百几十几的数,再通过“试一试”练习一个一个地数数,加深对千以内数的熟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为学生熟悉更大数的积存方法和阅历;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探究并把握相应四则计算的方法供应支持。 教学目的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经受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进展。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2、培育用数学的眼光来观看四周事物的意识,逐步培育学生的数感。 3、培育与同学合作沟通的态度和习惯。 对于目标确实立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把握它们的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是把握几百几十几的读法、写法。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的计数器。 二、教法、学法 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还处于直观形象阶段,所以在本节课教学的方法和学法上先让学生通过数数嬉戏,既为本节课的课题做铺垫,又增加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数小方块的过程中,逐步能认、读、写几百几十几的数,并把握数的组成。另外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所以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数数更能够直观形象,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三、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学问水平和数学活动阅历根底之上,教师应向学生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中真正理解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阅历。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我从四个方面设计本课的教学 1、嬉戏引入,唤起旧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转变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沉重负担。”因此,在本课开头,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首先让学生按要求数数,通过数数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从而感知十进制的计数方法。其次道习题是先让学生说一说下面各个数的组成,进一步明确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2、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真正有价值的数学肯定是进入学生内心的数学,对于数学的概念的理解是重要的,但是如何构建学生的认知心理更是不容无视。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分成了2个大环节。第一个大环节是学习例题,明确几百几十几的含义。在这个环节上我又分成了3个小环节。首先第一个小环节先出例如题的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能够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并且让学生通过看图知道有4个百、5个十和3个一,同时给学生抛出问题4个百、5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什么数呢先让学生思索,知道4个百、5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453。可能有些孩子不能够直接说出答案,这时候再通过学生动手拨计数器,通过学生拨算珠,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理解数的含义,感受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把握数的挨次。那么究竟453怎样写呢紧接着其次个小环节让学生探究数的写法。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453,然后通过提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写出这个数的。从而明确4百写在百位上,5十写在十位上,3个一写在个位上。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明确究竟怎样写三位数呢所以我又紧接着出示了课本想想做做第三题,让学生在练习的根底上进一步稳固3位数的写法,为后面总结三位数的写法供应阅历素材。学生独立做完之后,先在小组里沟通答案,然后在全班沟通,让学生明确几百写在百位上,几十写在十位上,几个一写在个位上。中间或末尾没有数要写零。第三个环节是学习三位数的读法。学会了写法,那么这些数又如何读呢所以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还是出示想想做做的第三题让学生在组内沟通、积存总结三位数读法的阅历素材。让学生试着总结三位数的读法,依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当一个数末尾有零时,不读。一个数中间消失零时,要读。为了稳固读法,紧接着我设计了读法练习题。由于中间有“0”的读法和写法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在读写法环节的处理上,通过合作沟通、探究,突破了本课难点,从而培育了学生的解决问题力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其次个大环节是教学试一试,建立数感。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两个问题。在沟通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小组代表沟通答案。在沟通时,肯定要强调“600”计数器的变换过程,以及“601”为什么十位上没有要写“0”,稳固中间有0的三位数读写。在沟通其次个问题上也是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让小组代表沟通答案。在沟通时,要强调“1000”时,计数器的变换过程。在沟通完这两个问题之后,并且提问通过刚刚拨算珠,从598拨到611,988拨到1000,你有什么想法呢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方法。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练习题的设计不仅是考察学生对根底学问的把握另一方面更能够反应教师教学的效果,所以在练习题的处理上我选择了课本想想做做第1、4题。第一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三位数的组成。第四题要让学生明确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数值是不一样的。在最终一题的设计上主要考察学生的对本节课学习的综合力量。 4、总结升华展望将来 在整个课堂教学的最终我又分成了两个环节,一个是让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通过学生的总结,进一步梳理本节课的学问。另一方面是给学生学习熟悉数的回忆与展望。让学生感受到在一年级和上学期我们熟悉、学习了百以内的数,今日我们又熟悉了千以内的数,今后我们还将熟悉万以内、亿以内数乃至更大的数.让学生熟悉到数学中还有许多神秘等待我们去开采。只要我们要擅长用数学的眼光去观看和熟悉世界,就会使自己越来越布满才智 总之,本节课由“嬉戏引入,唤起旧知。 一、教材 7的乘法口诀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8页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本课是在学生把握了26的乘法口诀后,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以及应用训练的根底上教学的。 这局部内容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教材加强了“口诀推导”的教学,同时强化了动手、动脑练习,安排了四组综合练习及一个单元的复习。目的是通过各种练习,帮忙学生稳固本单元所学的学问。教材从七星瓢虫身体上的黑点入手,在数字7连加的根底上,得出乘法算式,引导学生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目标 由于二年级学生处在低年级阶段,心理年级和理解力量都不是很好,因此太过文字的教学,学生不简单理解和把握,应当在玩中学、做中学,通过一些简洁的动手操作、消遣,到达理解学问,把握学问,并学会运用学问的目的,所以我做了以下教学目标确实定 1、使学生经受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把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学问目标)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悉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育学生初步的推理力量。(技能目标) 3、通过学生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力量,与同学合作沟通的态度,并获得胜利的体验。(技能目标) 4、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会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通过讲解七星瓢虫是益虫,让孩子要有爱心,懂得爱惜瓢虫。(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结合本课学问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成过程,能用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记住7的乘法口诀,学会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法 依据新课标变注意学问获得的结果为注意学问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进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纳多媒体帮助教学。在推导7乘法口诀时,采纳实践探究法(动手数),让学生感知学问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有亲切感。在习题练习中通过观看比拟,让学生能正确运用。在沟通总结时采纳演绎概括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口诀特点。详细的教学中还留意两点 一是发扬教学民主,用赞许、鼓励、表扬,体验胜利,创设情境等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二是合理应用电子教手段,通过多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育学生学习兴趣。 五、学法 由于二年级学生心理渐趋稳定,可以娴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消失竞争意识。因此,学法上我会采纳 (一)学生观看图画,共同争论,在自主探究中把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 (二)在作业练习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学问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学生共同合作,相互沟通的学习方式。(四)学生自编口诀,并给与适当鼓舞、表扬。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提醒课题 回忆已学16的乘法口诀,从展现七星瓢虫图片过渡到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第一局部(学问猎取) 1、首先出示预备好的七星瓢虫图片,数一数,1只七星瓢虫身上有几个黑点。 2、提问1只七星瓢虫身上有7个黑点,就是1个7,2只七星瓢虫身上是几个7相加鼓舞学生列乘法算式。想一想,这句口诀还能计算哪个乘法算式 板书3个7相加73213721三七二十一 假如有3只7星瓢虫、4只7星瓢虫7只7星瓢虫,各有多少个黑点呢 完成给出的附表, 黑点的点数7、14、21、28、35、42、49 3、完善7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让学生尝试编出乘法口诀。 板书7的乘法口诀表 (这里教师充分敬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满意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进展,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表达。在沟通时,不仅要让学生积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索过程,还要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自己的思维过程。) 其次局部(稳固练习)出示课件 1、圈一圈,填一填。 观看一幅图,说说从图上看懂了些什么同桌兼相互问答,然 后抽学生答复,说说利用的是哪句口诀计算的。(强调这一幅图可以有两个不同的算式并且用一句口诀来计算。)2、孔雀开屏 先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填写,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是如何得到的答案,强调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计算。3、拓展练习 看谁做得又快又准,集体订正。(鼓舞表扬,发扬典范,竞争作用) 七、板书 7的乘法口诀表 八、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快乐的事儿还有什么圆满的事儿 本节课的设计,我力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兴趣动身,让学生在图画和故事情境中学习,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到处都隐蔽着乘法口诀。表达了“以人为本,以学生进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